這本書與其說是在教你時間管理術,倒不如說這是作者自己的產品推廣,推廣啥?推作者自己這個品牌,推作者自己推出的時間管理課程。
簡單講,作者是在賣課的。
作者在喜馬拉雅平台有「葉武濱時間管理100講」的課程,這個課程我聽過,怎麼說呢?
我這麼說好了,時間管理怎麼會講到100講? 我覺得講到100講真的太多了。
我先停一下,我先講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在講什麼。
這本書所謂的時間管理術,作者稱為ABC255工作法,整本書就是作者用自己為實例,跟大家說明這個ABC255工作法。
而ABC255工作法也不是作者的發明,而是參考以下五個人,這是作者自己講的喔 (P079)
1. 彼得.杜拉克《時間管理論述》
2. 法蘭西斯科.西里洛《蕃茄工作法》
3. 大衛.艾倫《GTD工作法》
4. 博恩.崔西《青蛙理論》
5. 史萊芬.柯維《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
那什麼是ABC255工作法?
答:事件分ABC三類
A類:必須由自己親自執行的重要事件,也就是「要事優先」的要事。
B類:突然的緊急狀況,也就是計畫外的緊急事情。(這種事其實很多)
C類:其他事件,也就是不重要、不緊急的事件。
作者說:處理這三類事件,我們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,大家只需要記住這個口訣,做A 推遲B 記錄C。
也就是首先保証計畫內的A類事件被執行,然後記錄、推遲或委託B類事件,不做只記錄C事件。
至於255就是,25分鐘工作+5分鐘休息,其實255就是蕃茄工作法。
這本書的重點就是這個ABC255工作法,另外作者還有補充一個葉武濱時間管理九段法,但本質上你只要知道ABC255工作法,那這本書的重點你就算完全掌握了。
我一開始看書名,高能要事,我就一直在想作者所謂的「高能要事」是指什麼?原來就是剛剛講的A類,也就是「要事優先」的意思。
至於255工作法,其實就是蕃茄工作法,只是作者稱為255工作法。
整本書看下來,作者用他自己為實例,跟讀者講述他是怎麼靠ABC255工作法來安排工作的。
好,再講回我剛剛講的,為何我說「葉武濱時間管理100講」這個課程講到100講真的太多了,一方面我是真有聽過,100講的重點其實就是ABC255工作法。
再講回這本書的內容也是,其實就是ABC255工作法,但作者用他自己當實例,很詳細的講了一大堆,還設計了一個「葉武濱時間管理九段法」。
怎麼說呢? 作者是個講師,他需要賣課,所以時間管理明明是2小時可以全部講完的東西,他可以講100講。
而ABC255工作法,其實也是從「前人」中提取出來的時間管理要點,但作者自己歸納包裝了一下,改叫ABC255工作法,其實本質上就是作者自己明講他參考的那四個人。
因為那四個人的書我也都看過了,所以當我在看作者這本書的時候,我其實腦子是很暈的,因為明明很簡單的道理,經過作者這樣一個包裝、細講,我反而會抓不到重點。
例如,整本書看完,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,書名「高能要事」是指什麼?我剛特地去查了一下,原來A類事件,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講的「要事優先」,但作者又不講「要事優先」而是改成「高能要事」,反而把我弄暈了。
255工作法也是,這完全就是蕃茄工作法。
再來,書的副標是「把重要的事做到極致」,我的理解是,高手拚的往往就是最後那5%的差別,舉例,80分就可以了,好一點點90分也行了啦,但就是有人要拚95分,就是覺得90跟95分不一樣。
以上這樣的理解我也不能說錯,最後5%的差別真的就是關鍵。
但是在現實生活中,完成比完美更重要,很多時候因為時間關係,我們根本無法做到極致,甚至我們還會故意不要做到極致。
例如作者的「葉武濱時間管理100講」,怎麼可能需要100講,最多10講就夠了,甚至要2小時就講完,這才叫極致,但作者卻講了100講,為何? 因為這是課程啊,只講2講,怎麼收費啦。
再說回這一本書,其實就是作者明講的那四個人的時間管理方法論,然後作者結合自己的實例講出來,這一講居然寫成一本書。
這樣算「極致」嗎?
但我也不怪作者,很多時候,應該說,有很多人就是喜歡「學習」,就是喜歡跟著老師學,慢慢學,老師只講ABC255工作法,很多人是無法理解的,所以作者要寫一本書給這些人看。
但對我來說,這一本書就太多了,我其實連ABC255工作法都不用知道,因為這些目前已經是時間管理中,內行的都已經熟知的方法論了,
要說來說,我能簡單成三句
一、減法
二、要事優先
三、行動
以上還需要三句,如果要更簡單一點,其實就是三個字,斷捨離。
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,每天瞎忙的人,沒有時間成功!
好,本文就講到這裡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