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效能越高,越高溫,操的越兇,反而越不耐用。.jpg

客戶的需求是影片剪輯4K+, AI應用(未來)。

規格指定:I9-14900K....

我詢問一定要i9-14900K嗎? 因為組非K版會比較穩一點。

客戶回答:沒有K也是可以,只是有再想是否有K到後續可以撐個更久? 例如五年十年後要跑一些要耗能的東西。


好,根據客戶的回覆,我想要講講我的經驗談,不一定對,當作給你一個參考。

理論上K版CPU的效能一定比非K要好,這是事實。

但在實際組裝上,K版CPU反而比較少人用,為何? 

價格因素是一個,而且這不光是K版CPU比較貴的問題。

為了搭配K版CPU的高耗能+高溫,所以主機板、散熱器、記憶體、機殼、散熱風扇都要全部升級。

所以並不是你以為的我只要把CPU升級成K版就好了,不是的,而是要整體規格的全部升級。


再來,現在把整體規格都全部升級了,那肯定是跑的比非K的快吧?

理論上是的,而實際上不一定,因為你的電腦是24小時開機,24小時跑全速嗎?

其實也不是,所以囉,除非你是要跑分,那測出來的分數肯定是K版>非K。

但在一般正常使用下,其實差別不大,特別是個人使用體感上,更是根本感覺不出來有什麼差別。

舉例,玩遊戲FPS 200幀跟230幀,你能感覺的出來嗎? (你能感覺的出來,那就見鬼了)
但30幀跟60幀你是一定會有感覺的,但120幀以上感覺就不大了。
這時反而是特效能不能全開的問題,但這其實跟顯卡比較有關,與CPU比較無關。(扯遠了)


所以囉,為了K版CPU,花了大錢把電腦全面升級,升級後,奇摩子確實有提升了,但實際體感好像也沒差別,畢竟你又不是24小時在燒機跑分。

以上都還是小事,其實買電腦最重要的反而不是速度,也不是價格,而是穩定性,耐用性。

講到這裡,是不是跌破你的眼鏡了,我買電腦不要求速度,也不看價格嗎?

不是這個意思,而是說,速度當然要夠,價格也一定要在預算內,但你最重視的肯定是,也一定是穩定性,而就是電腦越耐用越好。

那問題來了,很多人以為買K版CPU比較耐久,是嗎?

實際上,效能越高,越高溫,每天操,操的越兇,電腦又容易故障! (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對吧)

沒道理,越高溫,操的越兇,電腦越耐用吧。

你想想你的手機,是不是操的越兇,越容易壞。

這也就是為何很多所謂的「CP值神單」最後往往變成「雷單」,當你要效能高、價格低的時候,最後往往就是犧牲掉耐用性。

好,以上扯了一堆,我想說的是,

買電腦,需求、預算、個人喜好,這個是一定要先符合的。

再來,就是盡可能在達到需求、預算的同時,穩定性盡量高一點,為了穩定性,可以犧牲掉一點點個人喜好。

例如有些人喜歡小機殼,機殼越小越好,但為了散熱效果,建議還是要用標準型機殼會比較好。

再來,為了高效能希望用K版CPU,但綜合考量(例如穩定性),還是用非K好了。
 

對了,剛剛我還忘了講一點,客戶說:例如五年十年後要跑一些要耗能的東西。

這個我就直接建議客戶別想了,如果你是高效能需求,不要說十年後了,五年後你就想換新電腦了,真的。

我舉個例子你就懂了,你十年前組一台當時最頂的電腦(第4代的i7),現在就算沒壞,你覺得效能還夠用嗎? 

但這一台10年前的電腦,只要加個SSD,當文書機還行,肯定沒問題。

道理就在這裡,電腦每年更新換新,堪用就是5~6年。

如果是高效能需求的使用者,說不定撐不到5~6年你就想換了,例如,6年前最頂的顯卡是GTX1080TI,放到現在連RTX4060都打不贏,更別說十年前的顯卡了....(十年前的顯卡是讓你拿來懷念的,不是讓你使用的)

好了,不多說了,越扯越多。

 

總結一下:

並不是用K版CPU就後續可以撐個更久,更耐用,甚至撐到10年後,事實往往跟你想的不一樣。

電腦效能越高,越高溫,操的越兇,反而越不耐用。

電腦每天都會出新款,一般堪用就是5~6年。

也就是說,電腦買來就是讓你夠用5年就好,而不是期望5年後效能還夠用,這個真的是想太多了。

五年前的iphone你要嗎?  我猜你每年都想換新iphone。

為什麼換成電腦,你就是想要用十年?

文書機用十年就算了,遊戲/繪圖/剪輯機就算十年不壞,你也不想用了啦~~

 

 

相關文章:【電腦超頻與散熱問題】CPU塔扇/空冷/水冷散熱器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◎ 站長介紹:歐飛先生 
◎ 發問技巧:常見問題
◎ 電腦組裝:找歐飛/組電腦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CPU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