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友在 數位筆記(notion)也要斷捨離 中留言:
我也是notion的重度使用者,美食開一個資料庫,電影開一個資料庫,讀書開一個資料庫,桌遊開一個資料庫。看起來很豐富,很精美。
但沒有什麼實際價值😂只是滿足整理慾而已。
真的同意電腦玩物說的,只記下「行動」,其他都沒用。
但是整理的過程的確有梳理腦中的思緒啦。所以很矛盾。
最近在想要不要換成Obsidian那類的?
但我的notion也龐大到搬家很痛苦的狀態~
要不要換其他的數位筆記例如Obsidian,我的看法是,數位筆記只是工具,不是目的,怎麼方便怎麼來,不需要一直換來換去。
我反而比較想問你,你有經營自媒體嗎?
我先講結論:如果你有做數位筆記的習慣,那你一定要經營自媒體,以免你的筆記多到連你自己都看不下去。
舉例,你花了大量的時間在notion中建了一大堆美食、電影、閱讀、桌遊的筆記,然後呢? 然後你反而越來越焦慮,最後甚至說了一句:我的notion也龐大到搬家很痛苦的狀態~
為何? 因為你只有輸入(記筆記),你沒有輸出(作品)。
就像你自己說的,同意只記下「行動」,其他都沒用。
你如果沒有輸出,那你等於是沒有任何行動,你只是一直記錄一直記錄,那筆記肯定是越來越多,多到讓你「很痛苦」的狀態,因為你自己面對這麼多的筆記,你自己都看不下去了!
問:那要怎麼辦?
答:有輸入就要有輸出,反過來說也行,為了要輸出,所以你要有輸入。
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,只要是有在經營自媒體的人,都會很推薦數位筆記(例如notion),特別是經營youtube的人,為何? 因為Notion很適合在經營自媒體的人。
以youtuber來說,為了拍一支影片,從一開始的找主題、找資料、寫腳本、寫分鏡、找場景,開拍,剪輯、配音、上字幕等等,過程非常的繁雜,如果沒有數位筆記幫忙,真的是會亂成一團。
這些自媒體人為了要輸出(作品),所以一定要有輸入(素材)。
而對於一般人來說,你做筆記(輸入),你是想幹嘛?
你做筆記一定是有一個目的,而不是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,那沒用,那等於是一種「收集慾」而已,我什麼都要記錄下來,然後呢?
然後就是剛剛講的,越收集越焦慮,甚至感覺到痛苦,因為筆記多到你自己都看不下去了。
再回講本文的網友,你花了大量的時間在notion中建了一大堆美食、電影、閱讀、桌遊的筆記,然後呢?
你的行動是什麼?
無論你最後的行動是什麼,最有可能的行動方案肯定是經營自媒體。
難不成你想出書,你想投稿賺稿費? 這樣當然也行,但難度更高啊~~
好,這一篇我就不要再牽扯太多了,我直接講重點。
簡單講就是,如果您要做數位筆記,例如美食、電影、閱讀、遊戲、或是其他你的個人興趣,無論是什麼理由,那你一定要經營自媒體。
這樣你就可以很自然的輸入→產出;或是反過來輸出倒逼輸入。
再來數位筆記不是收集記錄就好,而是一定要整理,整理也還不夠,而是要發表成作品,否則你無論怎麼記錄+整理,最後都是一場空。
真的,就是一場空。
沒有輸出的記錄,就是一場空,最多就是讓你自己「自我感覺良好」。
就拿最簡單的寫日記來說好了,你當然可以寫日記,寫一輩子,但如果你把寫日記改成寫網路日誌,也就是俗稱的blog,你如果真有本事寫一輩子blog,那我不相信十年後,你還是原來的你。
我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
我開店連賠12年,從第12年開始寫部落格之後,終於在開店第13年開始賺錢了。
對了,我剛跑題了,這一篇主要是想要講,如果你有做數位筆記的習慣,那你一定要經營自媒體,以免連你的筆記多到你自己都看不下去。
數位筆記除了收集及整理之外,也要斷捨離,最後發表成作品。
懶人包:部落格實戰全系列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