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努力,但不費力》 葛瑞格‧麥基昂
在看這一本書前,同一位作者的上一本書《少,但是更好》,如果可以先看肯定會更好。
上一本講《 少,但是更好》光是看書名,我就立刻心領神會,為何? 因為我是斷捨離的擁護者,斷捨離,只做最重要的事,少,但更好。
作者說:只做最重要的事,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。
然後作者就出了另一本書《努力,但不費力》,這我就不懂了,是要怎麼又努力,但又不費力呢?
看了書之後,我懂作者的意思了,例如邊開車邊聽podcast,或是邊運動邊聽podcast,我是習慣邊組電腦邊聽得到app,這就是作者所謂的「努力,但不費力」。
現代生活的複雜度讓人們慣於將事情分成兩類:一類是「困難而重要」,另一類是「簡單而瑣碎。」我們很容易反射性地放棄重要但沉重的工作,去做那些簡單但沒有意義的工作。
其實我們還有第三種選擇:把重要但困難的工作變得簡單。
怎麼做? 作者提供實用的策略,只要歷經三個簡單階段:
一、回復不費力的狀態:
去除雜念和情緒,重新獲得心理能量和澄澈思維,在對的時間專注於對的事。
二、採取不費力的行動:
簡化流程,容納不完美,找到並保持適當的步調,讓重要的工作自己變簡單。
三、收穫不費力的成果:
選擇高槓桿活動,像是向達人學習、基本步驟的自動化、防患於未然等,優異的成果自然會不斷流向我們。
以上三點在我看來就是要想辦法勞逸結合,然後把困難的事情拆分,簡作流程,先求有,再求好,然後一步一步來,完成目標工作。
這個過程當然是要努力,但盡可能的不費力。
而不是一想到要「努力」就直接累了,直接放棄了。
本書就是在講這個,作者分享一些簡單又實用的方法,讓你可以輕鬆一點的完成工作,目標都是完成工作,但你不用太努力,可以不費力的完成。
在這邊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要盡可能的「簡化」,簡化再簡化。
最簡單的步驟就是沒有步驟。
關於這一點書中有舉一個亞馬遜的例子,簡單講就是在購物的過程中,你已經確定要購買了,但接下來還有一連串的流程,例如申請帳戶,填寫地址、還有各種必要資訊。
但貝佐斯明白,步驟愈多,他們(顧客)就有愈多時間改變主動,如果能讓用戶一鍵下十,他們完成訂購的機率就會提高。
最後亞馬遜開發出一種功能叫「一鍵下單」。
而一鍵下單的關鍵並不是把訂購的每個步驟變得更簡單,而是直接省略步驟,把流程本身簡化。
其實這也就是這本《努力,但不費力》最重要的核心思想,就是簡化。
而這種簡化,其實跟上一本書的《少,更是更好》其實是相呼應的,說穿了都是減法。
少,更是更好,簡單講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,而不是什麼都要,什麼都做。
而努力,但不費力,說穿了就是簡化再簡化,然後你想辦法勞逸結合,例如我喜歡邊組電腦邊聽得到APP(進修),這樣我工作做了,進修也沒耽誤。
另外還有一招,就是把無聊的事情變有趣。
例如書中舉一個例子,很多留言要回電怎麼辦? 作者想到一個好方法,邊泡熱水澡,邊回電,心情立刻變的大好起來。
好,本書就講到這裡,努力,但不費力。
作者說:只做最重要的事,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,為何?
因為你可以簡化再簡化,把困難的事變容易,變有趣。
好,本文就到這裡給您參考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