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致富覺察: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》 郝旭烈
我一開始是看到天下文化在YT的Podcast,節目內容是有一位不認識的中年大叔在說書,因為標題沒有寫主講人是誰,這位大叔自稱郝哥。
聽了一集之後,咦~講的很好耶,一試成主顧,我陸陸續續又聽了很多集,終於引起了我的好奇心,我特地去查了一下這位郝哥是哪位,從來沒聽過這個人,但說書的內容真的是非常的好。
不光是講的有內容,而且非常自然,不會裝,也不像是在業配,因為大部貨的說書節目,我看起來都像是在業配,很裝很假很SET,我就看不下去了,但這位郝哥說書節目我覺得超棒。
我聽說書,一方面我當然是想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,但另一方面我更想知道「說書人」,你是怎麼想的,你(說書人)自己的觀點是什麼,然後我發現郝哥的觀點,都非常深得我心。
後來有發現郝哥(郝旭烈)有出書,但圖書館的預約都滿檔,台中市各區圖書館總共23本,每一本最少都10個人以上預約,有很多本還2~30個人預約,真的是有夠扯,可見這一本真的很強。
所以我就先不預約了,等10個人,這樣等去下可能要等10個月才能看到書。
但你知道嗎?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最近我去圖書館的時候,圖書館的小姐指著櫃台旁邊的書櫃跟我說,這一區都是新進的新書,你可以看一下。
我走過去一看,咦,《致富覺察》郝旭烈,這個不是我要線上預約,預約不到的書嗎? 怎麼這邊有,總之就是這麼神奇,我居然借到了。
我平常根本不會看最進新書這一區,因為我從來不逛圖書館,我都是拿了預約書就走,我的車子還停在外面的紅線上,我時間緊張,拿了就走。
好,剛剛離題了,再講回來。
這一本《致富覺察》副標是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。
作者結合他自己的成長故事,還有親身的工作經歷跟讀者分享他的見解。
例如,開源重要,還是節流重要?
我的直覺是開源重要,因為沒有人是靠省錢變成大富翁的,都是靠賺錢。
而作者的見解是:
省錢節流固然重要,但是持續地不賺錢開源,讓自己從增加主動收入,到累積被動收入,才能慢慢邁向幸福的致富之路。
關於賺錢,作者的見解是:
賺錢不僅用「時間」賺取主動收入,
賺錢更要用「金錢」賺取初動收入。
再來,對於投資與投機有什麼差別?
作者說:
作足功能就是投資,
不做功課就是投機。
作者補充說:
不管是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,又或者是各種不同的投資商品,想要真正從中獲益,兩句話可以當作參考:
投資的本質靠學習。
學習的本質就是增值。
以上這句話,我一看就懂,簡單講就是投資有賺有賠,但投資自己穩賺不賠。
再來,關於退休,大部份的人會以為,退休後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
而作者說:退休從來不是一個特定的時間,而是只要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做自己喜歡做的活動,就彷彿進入後退休狀態。
作者補充說:納瓦爾對於退休的定義是「不要為想像的明天犧牲今天。」尤其有另一個話特別震撼人心,那就是「我們永遠不知道,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。」
作者最後把退休的真義濃縮成了兩句話:
不為想像的明天犧牲今天,
今天是餘生最年輕的一天。
這本書還有很多很棒的見解,讓我深有啟發,這本書我看的非常開心,很想推薦給我的太太,我的小孩看,但無解,他們平常根本不看書。
這本書我覺得每一章都非常棒,每一章都很精采。
最後我想說的是,很多人都很期望自己能「財富自由」,但大部份的人只看到前兩個字「財富」,總覺得我要賺多少,我就能退休了。
而事實上,財富自由的重點是後面的兩個字「自由」。
只要能理解這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,我覺得你就是擁有一個真正的財富腦了。
我想這也就是本書作者最想要傳達給讀者的吧,也就是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。
------
接下來我要來抄書一下,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:
《拆掉思維裡的牆》這本暢銷書作者古典老師,有次在演講中分享的故事。
有次一位年輕人來找他諮詢,開門見山地告訴古典老師,說他老爸實在非常搞笑,而這個開場白也讓古典老師一下子來了好奇心,問他為什麼會有這個感覺?
這年輕人陳述他自己其實是二代接班,而父親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的創業者。他說自小老爸幾乎幫他做所有決定,從讀哪所幼兒園、哪所國小、哪所初中到高中,甚至是後來大學以及選讀科系,然後幫他安排到國外唸書還有指定專業,這一切的一切,都是他老爸說了算。
就算到了最近學成歸國,也是應他父親的要求準備才回來接班。
說到這裡,這個年輕人稍微停頓一點,然後自顧自地笑了起來,並當告訴古典老師,說他的父親前幾天特別找他懇談了一番,並很慎重的希望讓他準備接班,最重要諄諄教誨的是要他開始「主動積極」一點,並能夠「獨立自主」做決策和判斷。
當他聽到老父這麼說的時候,內心都忍不住快狂笑了起來。因為他突然感受到,這就好像是老爸跟他一起玩著手機遊戲,然後從第一關打怪開始,他老爸就不讓他自己玩,而決定幫著兒子打怪。接著老爸一路過關斬將,等到後面幾關的時候,過不了關了,才把手機交給兒子說:「我就幫你打到這裡,接下來要靠你自己完成了。」
聽完這個年輕人的故事,古典老師說他們兩個人都無奈地相視一笑,彷彿都心領神會,這就是許多父母的縮影。父母們一路都很認真用自己想法,執著地保護著孩子,用心鋪路給孩子,卻希望有天孩子長大,當父母親沒有辦法在身邊陪伴的時候,能夠突然一夕之間堅強茁壯,承受一切未知歷練和磨難。問題是,
從來沒有闖過難關,
怎麼能夠勇於過關?
好,本文就到這裡給您參考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