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.jpg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

工作必須有錢,這個大家都懂,不用解釋。

工作必須有意義,可以理解,但很多時候工作就是工作,也沒有什麼意義可言。

工作必須有愛,咦,是愛什麼? 愛工作嗎? 

作者說:
你是否已花費許多時間在無愛錢少的工作上,而真正想做的事,卻被埋没在腦海中?熱情與麵包,只能選一個嗎?

我們總認為只要完成學業,接下來的職場生活就搞定了。
只要工作穩定了,生活也不用太操心了;只要結婚了,人生的大事就完成了。
我們更認為只要財富自由,生活就會美滿了。
這樣的公式讓我們以為只要達成A,就能獲得B,但卻從沒有抽絲剝繭出B目標背後的真正目的與期望是什麼,也沒有回過頭來想:如果要達成B,只能透過A嗎?


上面這一段話作者講的真好,然後我就想說看看書中作者是在講什麼,作者到底是在做什麼的。

一開始作者在序言就講他自己的故事,他對升學沒有興趣,但他對閱讀有興趣。他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,但他很確定自己不想要的是什麼。

看到序言作者講他自己的故事,我覺得很棒,我看書就是想看作者講自己的故事,請注意,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喔。

然後整本書看下來,作者只要講她的故事,我就會看下去,但作者時不時要舉例講別人的故事,我就會立刻走神。

整本書看下來,我猜作者應該是個博主,但作者到底是在做什麼的,坦白說,在書中我也看不太出來,只知道她現在人在國外。

我特地寫這一篇,我主要想說的是,如果你也跟作者有一樣的困擾,熱情與麵包,只能選一個嗎?

那你可以看看這本書,作者試圖用她自己的故事跟讀者分享,他是如何同時找到麵包,還能保有熱情。

說穿了,簡單講就是要做自媒體啦。

無論你想做什麼,你就是先做自媒體啦,因為自媒體你就是做你喜歡的,你有熱情的,然後自媒體如果有賺錢,咦~~那不就又有熱情又有麵包了嗎~

進可攻,退可守。

作者在書中真正想跟讀者分享的重點是,把喜歡的事做事業,成為斜槓,創業者的提案。

但我其實是比較想聽作者講他自己的故事,而不是聽作者講如何做自媒體,如何斜槓啦~~~


最後我來補充一段,這一段我很有共鳴。

作者說:
一般來說,台灣的硬式教育體制並不鼓勵孩子去試、去闖,導致許多人出了社會之後,又得花大把時間去摸索「自已到底想要什麼」,這也是找到熱情所在越來越困難的原因,出了社會的我們有經濟壓力、人際壓力、職場壓力,我們不再能像孩童與學生時期恣意地去探索,沒有負擔的「找熱情」,因此,找到熱情變得是一件有時間壓力、金錢壓力的事,

大部份的我們心中都抱持著類似的擔憂:「我不想也不能浪費時間,我至少要知道嘗試這項興趣的投資報酬率不會為零,不然後辦法去探索和栽培一個根本不會有回報的事情。」

 

 

好,本文就到這裡給您參考。

《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》博客來連結 (79折)

《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》蝦皮連結 (79折)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◎ 站長介紹:歐飛先生 
◎ 發問技巧:常見問題
◎ 電腦組裝:找歐飛/組電腦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成功法 自我成長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歐飛 的頭像
    歐飛

    歐飛先生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