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客戶每次不使用電腦的時候都會「純手工」關掉螢幕電源,想說這樣可以保護螢幕,但他並沒有關電腦喔。
等他要使用電腦時,他在純手工開啟螢幕電源。
我覺得很奇怪,你會在電腦不使用的時候要關掉螢幕電源,為什麼就不知道要關掉電腦電源呢?
好,我特地寫這一篇,我主要想說的是,以前,大約是20年前,那時的螢幕都是CRT螢幕,當時很流行所謂的「螢幕保護程式」。
就是設定5分鐘左右你如果沒有使用電腦,電腦就會開啟跑螢幕保護程式,這樣除了可以保護螢幕之外,也是一種保護機制保護螢幕上的資料不要被其他人看到。
但大約2010年以後,液晶螢幕就慢慢開始普遍了,而液晶螢幕是不需要螢幕保護程式的,用這個反而耗電而已。
所以後來在Win7以後則是改成「關閉顯示器」功能,系統預設是15分鐘關閉,這個可以自行調整。
這樣設定的好處是,螢幕會自動關閉,等你需要時,你按鍵盤或滑鼠任意鍵即可以喚醒螢幕繼續使用。
這樣既可以省電,還能保護螢幕,也可以防止螢幕上的資料被看到,非常好用,預設也是這樣用。
而不是像本文客戶的那樣的做法,他是自己「純手工」去關螢幕電源,真的沒必要,如果真的要關,也應該是電腦關機啊~~
另外我要多講一點,現在的液晶螢幕,電腦關機後,螢幕也會自己關掉,你不需要再去手動關掉螢幕電源,不需要。
你手動去關螢幕電源,這樣下次開機時,你反而要先開螢幕電源,否則現在新款的電腦,開機時會偵測螢幕,如果你沒開螢幕就會出現錯誤(甚至嗶嗶叫)。
所以平常關機就好,螢幕就會自動關了,不需要再手動關螢幕電源。
再來,你在系統設定「關閉顯示器」的時間就好,這樣就能保護螢幕了,不需要再自己純手工去關螢幕電源啦~
相關文章:【電腦螢幕推薦】通用型(1080P)、電競型(2K)、繪圖型(4K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