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我更新了一篇文章「更新顯示卡驅動程式」,這篇文章最早是2016年發文的,上一次更新是2021年。
更新後我就一樣轉貼在fb粉絲團,隔天我看到fb有一則留言寫到:是3060吧,我看縮圖是3060耶。
網友沒頭沒尾來這一句,你一定看不懂,不要緊,簡單講就是我在fb上的文字明明寫顯卡是3070,但為何縮圖是3060?
所以網友覺得有問題,但其實你只要點連結去看部落格文章,你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,但網友就是不點,因為網友沒空看原文。沒空看原文就算了,還要留言。
好,我特地講以上這個案例,我主要想說的是,你看看網友的時間多麼寶貴,點連結看文章,幾秒鐘的時間,網友都不願意。
為何現在短視頻(TIKTOK)會越來越流行? 就是同樣的道理,幾分鐘對網友來說真的太長了,網友的時間都是以秒計算的。
我接下來要先講個古,長話短說我盡量講快一點。
1997年台灣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,那時網友想要說話只有BBS及討論版,都是純文字。
從1999年開始有免費網站空間可申請,但那時很多人又不會站架,所以架網的人很少。(我就是從1999年開始經營個人網站的)
直到2005年那時免費部落格才開始慢慢有人用,最大的優點是有圖片,而且個人很容易就能架站,你直接申請就好了。
2010年FB開始流行了,很多人轉戰FB,理由FB比部落格更簡單更方便,當時很多人都有FB帳號。
2013年以後智慧型手機開始流行,但到2015年以後Youtube開始流行,接下來漸漸的FB開始退燒,最熱的自媒體是Youtube。
2018年以後IG開始流行,相較於寫部落格、經營FB,還有拍影片,經營IG更容易,而且更受年輕人喜歡。
直到2020年短視頻(TikTok)出現,這下換Youtube開始退燒。
好,以上快速講古,我想要講的重點是什麼?
這個過程有一個規律,就以娛樂效果來說就是影片>圖片>文字,而且短的>長的。
就經營容易度來說,也一樣短的>長的,這也就是為何後來IG會取代FB,因為經營IG更簡單。
打從2010年FB開始流行的時候,就開始有很多人說部落格沒落了,是的確實,但部落格一直都沒有消失,為何? 因為部落格其實就是網站,網路最基本的節點,只要有網路的一天,部落格就不會消失。
再來,現成今的部落格是「解決問題」導向,不是「娛樂」導向。
以上這一句如果你無法體會,那你部落格肯定寫不好,簡單講就是,現在的部落格已經很難吸引網友長時間觀看(停留),但不要緊,因為網友的時間寶貴,所以部落格還是有生存的空間。
舉例,你遇到一個問題,你Google一下,有網頁跟youtube影片可以點,你要先看哪個?
肯定是先看網頁版,為何? 因為節省時間。
你希望花幾秒鐘解決問題,但看影片隨便都要幾分鐘。
這就是部落格存在的價值,也是部落格只會退流行,但不可能消失,因為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。
但是現今各大自媒體平台越來越不受網友的青睞,無論哪一種自媒體都一樣,為何? 因為廣告。
加速各大自媒體滅亡的主因是廣告(含業配),很多人不看部落格有一個理由,全都是廣告及業配。
同理,你後來不看FB、youtbe、IG是不是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現在TikTok有沒有這種問題我不知道(TikTok我是不看的),我只看抖音,而抖音也是有同樣的問題,全是廣告,看來看去都是各種置入廣告。
你以為你在刷抖音,不,你其實是在刷廣告。
好了,上面我講太長了,我今天寫這一篇文,我主要想說的是,現今的部落格是以「解決問題」導向,而不是「娛樂」導向。
而做娛樂導向最後的結果就是全是廣告,然後網友再也不看了。(你喜歡看廣告?)
自媒體的流行本來就是一個換個一過,長江後浪推前浪。
特別是以「娛樂」為導向的自媒體更是容易被取代,反而是以「解決問題」為導向的部落格,雖然人氣不如以前,但卻一直都在,這叫細水長流,你也就是你常聽到的所謂「長尾效應」。
懶人包:部落格實戰全系列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