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深思考的鍛鍊》杜書伍
這本書沒有推薦序(非常好),打開書就看作者的一段話如下:
專業知識,不等於是專業能力,它只是入行的基本門檻
專業能力,是運用專業知識的經驗,是精準適切運用的能力,是真正能產生價值效益的能力
光是看到這兩句話,我就覺得看這本書值回票價。
很多人可能連專業知識都沒有,沒有沒關係,但又不想學,只想吹,我沒開玩笑啊,這種人網路上一堆,就算是作家也是一堆,沒有實戰經驗,就只是收集資料然後空想空談。
如果你是在寫小說,你空想就算了,但你明明是在寫成功學,寫領導統御,寫管理,寫各種教學,然後你自己卻沒有實戰經驗,那你這不是空想是什麼?
本書作者是聯強國際的老闆,他是實實在在的創業經營公司,把管理公司多年來的實際經驗寫成書,例如本書就是<打造將才基因系列>的其中一本。
書名是《深思考的鍛鍊》,什麼意思? 請看本書副標:透視本質,化繁為簡,建立觀點,從根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
以上這句話,每一個字都是重點,那要怎麼做?
作者用他30年的實戰經驗告訴你,他覺得應該怎麼做。
我看過太多只賣一個「書名」的爛書,真的,整本書就是書名吸引人,內容幾乎都提作者自己的空想,我難得看到一本第一線實戰的經驗書,而且作者本人就是大老闆。
什麼叫從根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?
簡單講,你不能只有理論,你還需要實戰經驗,就像剛一開始說的,你不能只有專業知識,你還要有專業能力。
本書共有四個部份,自我修練、團隊領導、制度建立、用人選才。
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上班族進修的書,無論你是員工、主管或是老闆都適合。
我舉書中兩個我很有共鳴的例子
一、不要陷入以「特例」當「通例」
每個公司都有制度,作業也都會有SOP,但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狀況存在,怎麼辦?
不是去抱怨或指責制度,而是要分辨這是特例還是通例,而不是將所有的「特例」都當「通例」,然後一直糾結,花80%的時間去處理20%的事情。
你一定會問:特例就是少見,怎麼會有人拿「特例」當「通例」呢?
答:這種事其實很常見,我舉例,你用了A牌筆電,保內故障了,從此你恨透A牌筆電,覺得這一牌很爛,這就叫特例,因為你只用了一台,你並不是用了N台,然後保內估障率超過20%以上。
二、「化繁為簡」才有執行力,才有落實度
作者說:制度機制設計者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制度如何「化繁為簡」,注重制度的「塑身」,讓制度清爽,執行與落實就簡易多了。
你猜我立刻想到什麼?是的,我又想到《斷捨離》了,斷捨離我已經在我的筆記文系列講一大堆了,這邊我就不多講了。
好,我非常喜歡這本書,因為作者不是在空想,他是大老闆,他講的都是他的實戰經驗。
他也不吹噓,因為他並不是在賣課。現在網路上一堆賣課的所謂「老師」、「作家」,為了賣課無所不用其極,什麼話都敢說,什麼牛都敢吹。
作者就是很實實在在的跟你經驗分享,你如果能聽進去,哪怕只是一兩句話,都終身受用無窮。
例如本文一開始講的,專業知識,專業能力。
很多酸民靠著google,好像懂很多,講的都頭頭是道,然後呢? 啥都不是,啥都沒有。
因為酸民沒有專業能力,專業能力是運用專業知識的經驗,是精準適切運用的能力,是真正能產生價值效益的能力,而不是靠google,不是靠鍵盤打字啊!不是靠你整天吹牛,什麼我一個月賺多少錢,我靠什麼什麼獲得財富自由啊 ~~
我又想到那個投資界的笑話了,很多老師投資沒賺什麼錢,倒是靠著教人投資賺了不少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