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歪笑小說》
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小說了,真的,為何? 因為我現在很忙,我的時間都是很碎片化的,而大部份的小說情節如果推進的太慢,我很容易就放棄了。
這倒不是小說好不好看的問題,而是我目前的心境問題,我時間寶貴,有時間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工作書或散文類的書。
不過這一部《歪笑小說》例外,這一本非常的好看,就是好看。
東野圭吾是非常有名的推理小說作家,他最有名的《祕密》跟《嫌疑犯X的獻身》我也看過,但坦白說,我都不喜歡。
我發現只要是日本的推理小說,我都不喜歡看,例如非常有名的宮本美幸的推理小說《模仿犯》我硬是看了三次才看完,我看的好痛苦,這麼有名的小說,但我真的看不下去,我不信,我硬著看完,最後的結論是,日本推理小說真的不是我的菜,我受不了這種「硬搞劇情」的推理小說。
這種推理小說不存在於現實生活,擺明了就是硬寫出來的,這就是我對日本推理小說的感覺,都是硬寫出來了,情節或許很特別,但你仔細想想,這種情節真的是扯蛋。
所以我對東野圭吾的印象就只是一直存在於,他是很有名的推理小說家,但這一部《歪笑小說》例外,這不是推理小說,這是一本短篇集式的幽默小說。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這本小說講的是作家與出版社之間的江湖。
每一篇都以一個出版社職員或作家的第一人稱視角來寫,每一篇的主角看似都不同,但整本看下來居然是連貫的,重點是非常的有娛樂效果,也就是所謂的作者所謂的「歪笑」。
你也可以理解成一本正經的搞笑,作者完全沒有要搞笑的意思,他就是寫出最真實的作家與出版社之間的關係,這就是最真實的內幕,但讀者看起來就是非常的好笑。
這也就是為何我說這本小說例外,因為娛樂價值非常好,不跟你講什麼大道理,也沒有什麼曲折的情節,就是簡簡單單跟你說一個「真實」的出版社的故事。
這麼真實,但又這麼的好笑。
在看這一部小說的時候,我心裡想的是什麼?
同樣的故事內容,換人寫就不好看了。
這就是作家的功力,故事本身很平淡無奇,就是真實的出版社的故事,但透過作家的視角,再平淡的故事也能寫的好看又好笑。
請注意這個重點,再平淡的故事也能寫的好看又好笑。
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情節設計,也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詞藻,就是用很一般的口語,卻能寫出讓人拍案叫絕的小說。
對了,多說一句,我最喜歡的作家是劉震雲,我為何會喜歡他? 就是因為劉震雲總是用一般人的口語在寫小說,看似平常無奇的文字,卻有辨法寫出精采的小說。
我就是喜歡這樣的風格,用口語,用最簡單的話,然後說一個最精采的故事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