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21) 我之前看到一個知名Youtuber的影片,他說:我這個影片沒有業配,因為我沒收錢。
我當場驚呆了,你目前在開箱的產品明明是廠商提供的,你剛剛也說這個產品等一下還要還廠商,這樣怎麼不算業配?
Youtuber說:有收錢的才叫業配,因為有收錢的話,廠商會審稿,而且內容必需要配合廠商的要求,所以這種才叫業配。
哦喔當下我理解他的觀點了,有收錢,廠商一定會審稿,這一種才叫業配,因為我真的有賺錢。
而廠商如果只是提供開箱評測產品,我沒有收錢,也就是我沒賺錢,這種就不叫業配。
那我就想舉手發問了,那如果是收了廠商提供的開箱評測產品呢?也就是俗稱的以物換文,這樣算不算業配?
以該Youtuber的觀點,只要沒收錢,就不算業配。
但以我的觀點,只要是有收到廠商提供的報酬(金錢或產品)都算業配,那怕廠商只是提供評測但需要歸還的產品,在我的認定裡,一樣算是業配。
為何? 因為你其實還是有拿到廠商的好處。
我舉例,為何廠商給你產品開箱?
當然就是互惠嘛! 都明擺著是互惠了,這樣還不叫業配? (這在我看來就是在玩文字遊戲)
我特地寫這一篇文,我主要想說的是,現在網路上業配文真的是非常的犯濫,幾乎你在各大平台看到的產品開箱、體驗,大概率都是業配,我不敢說100%啦,但超過80%以上都是業配。
是業配不要緊,業配就業配,但超過80%的人都不明講是業配,而且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說法,例如本文這一位知名Youtuber說,不收錢就不算業配。我尊重他的觀點,但我不認同他這樣的說法。
我認為,只要是有互惠,都算業配。
只要是互惠或業配,多多少少都沒辦法說真話,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顧忌。
因此你在網路上只要到產品開箱、體驗、評測文,你要特別注意作者沒有講什麼,而不是作者講了什麼,沒講出來的才是關鍵。
人對了,其他的事就對了,人歪了,其他的事通常也歪了。
我不反對業配,但我真的看不慣假分享真業配,因為你這等於是在污辱網友的智商。
2024年8月更新
以前,可能是2022年以前吧,我非常討厭假分享/真業配,如果你業配就說業配,我反而覺得很ok,但明明業配卻故意不講,卻用所謂的「分享」、「開箱」、「評測」來切入介紹,反而讓我覺得非常假,而且裝,裝笑維的裝。
但最近這2年我改觀了,我不在乎你是不是「假分享/真業配」,因為我預設你全部都是業配,是的,是全部,100%全部的那種。
哪怕你明明不是業配,你也明講不是,但我認定你就是。
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改觀,理由很簡單,不這樣不行,一定要這樣,這樣對雙方,也就是博主或網友都好。
舉例,我明明很少業配,就算有業配我也會明講,但酸民還是不放過我,覺得我都是在業配,然後要跟我抬槓。
但我如果一開始就認定,是的,我就是業配,全部都是業配,那就沒有後面什麼事了,我都說全部是業配了,那你是在懷疑什麼鳥?
這樣對網友也好,網友也省事省心,不要看個文章還要懷疑這個懷疑那個,甚至還影響心情,覺得自己被博主騙了,原來這是在業配啊~~
好,簡單講,你目前在網路上看到的各種分享、開箱、體驗等等等,基本上都是業配。
我不敢講100%啦,但基本上都是。
不過當你有這樣的認知時,其實你反而更簡單,你一律當成參考用,而不用當成標準答案。
講到這裡,我想多講一件事,不要以為你google到什麼,然後就拿出來當「證據」,不,那不是證據,那很有可能只是個案,甚至根本就是業配,也就是廣告。
懶人包:部落格實戰全系列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