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習慣.jpg原子習慣》詹姆斯‧克利爾

你想要讓自己變的更好,斷捨離是第一步,把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先清掉,立刻有感。

第二步就是原子習慣,我其實非常不喜歡這個書名,為何?因為這本書把非常簡單的概念給複雜化了,一下子是「原子」一下子是「系統」,很多人就暈了。

原子習慣看字面你不懂這是啥,這裡的原子就是比喻很小很小的小習慣,從改變小習慣開始,請注意這只是開始,重點是「系統」

書中講的是「系統」我直接抄一段作者的原話:

原子習慣的系統

如果你覺得改變習慣很難,問題不在你,而是在你的系統。惡習一再復萌,並非因為你不想改變,而是因為你的系統不適合改變。

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,不是你的目標,而是你的系統。

----------------
你肯定問:系統是啥?

系統和目標不同,作者舉例:

假如你是教練,你的目標可能是拿下冠軍,你的系統則是你徵募球員、管理助理教練及帶隊練球的方式。

---------------

我在1/6有寫過一篇《原子習慣》的筆記文,我當時根本不想講書中的內容,因為我一眼看出這本書的重點,但作者卻用「系統」兩個字,把一個非常簡單概念寫成一本書,反而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。

為什麼很多人訂了很多目標,卻都沒有完成?

很簡單,空有想法,沒有行動。

為何會沒有行動? 理由很多,藉口一大堆,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

作者提出了,你沒有行動不是目標出了問題,是系統出了問題。

大部份的人只有目標,沒有行動方案。

而無數的小行動方案可以產生複利效應,例如你每天存一點點錢一樣。

整本書的重點說穿了就是一句話:只有目標,沒有行動方案,你搞不定。

你一定會講:靠,這還需要你講,我本來就知道了啊!

所以這本書我個人的評價就是,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,說穿了就是一句話而已,只有目標,沒有行動方案。


我今天特地再寫這一篇文,我主要想說的是,其實作者講的那些細節(原子習慣),我發現平常已經都在做了,這也就是為何我能保持每天發文的習慣。

舉例:目標是每天最少發一篇文。

行動:每天要發一篇文,但是,我沒空啊,我沒靈感啊,我沒素材啊,甚至我沒心情啊~~~

所以我會把我的行動拆成很多無數的小行動,例如

1. 每天最少要空出30分鐘寫文 (是直接安排30分鐘)

2. 每天一有靈感(想法)就直接在部落格記錄,設成隱藏文章

3. 回覆網友問題如果用兩段話講不清楚,改成用專文回覆

4. 電腦維修或組裝時要隨時拍照記錄

5. 對於一定要發的文,先花5分鐘寫草稿,把重點列出來

6. 再怎麼不想寫,那就把文章拆開來寫,每次寫5~10分鐘

7. 在evernote開一個工作清單,隨時記錄想發的文

8. 隨時用Google keep 記錄靈感


透過以上這樣的準備,特別是第5點我個人覺得最重要,先花5分鐘寫草稿,把要點列出來,例如我現在這一篇文章,我早就想寫了,但我一直沒有時間可以安靜的坐下來寫30分鐘。

所以我只好每次都寫1~5分鐘,我剛剛在開始寫之前我還要先計時,20分鐘之內要搞定。

為何?因為我之前已經花了三次1~5分鐘把要點列出來了,我現在最多只能20分鐘把文章寫完,順稿。

因為我是限時的,所以我不能拖,一定要趕快動筆寫完,貼出。(而且我也沒空一篇文章寫太久)

講到這裡你們應該可以理解,為何我的文章常常有錯別字,道理就在這裡。我寫文章是需要計時的,我的時間有限啊。


剛剛講的那些就是我寫部落格的「原子習慣」,我透過這樣的方案我每天最少能寫一篇文,雖然我每天忙的要死,我最少都還能寫一篇文。

就是靠這樣的原子習慣(無數小的行動方案),然後持之以恆。

當然啦,為了要能持之以恆,這也需要其他的配套,也就是作者講的「系統」,但這些我就不再舉例了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

 

相關文章:【筆記】原子習慣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部落格實戰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歐飛 的頭像
    歐飛

    歐飛先生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