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,但是更好.jpg亂,但是更好》 提姆.哈福特

我的上一篇筆記文是《少,但是更好》,我很認同書中講的。

那麼這一本《亂,但是更好》是怎樣,來亂的嗎?

到底是少比較好,還是亂比較好?

結論是,這兩本書其實是寫給兩種(類)人看的。

少,但是更好:個人,例行性工作,有待辦清單,短期,可預估時間。

亂,但是更好:團隊,長期,創意工作、合作類,無法預估時間。

書中舉了大量的實例,告訴你很多時候其實「亂,但是更好」,在書中介紹的實例之下,沒錯確實亂一點會比較好,例如創意類的工作,你需要靈感,你最好能換一個環境,甚至換一批合作伙伴。

還有研究型的工作也是,一個人在那邊瞎想往往無法突破,但你的盲點說不定在別人面前只是一句話就能搞定了。

這本《亂,但是更好》原書名叫不整理的人生魔法。這邊的不整理的意思是就故意亂,因為亂,才能亂中取勝,即興發揮、攻其不備、創造機會,帶來靈感。

但對於一般人來說,大部份的人都是上班族,每天大多都是例行性的工作,因此我會覺得「少,但是更好」,重點是完成不是完美。

不過在特殊情況,我真的覺得「亂,但是更好」,我舉例,因為我有寫部落格,我寫部落格不是說,我每天安排一個時間,然後坐在來寫一小時,然後發文,不是。

寫文要有靈感,我的靈感就是每天隨時突然的一個想法,可能只是一句話,然後我用google Keep記錄下來,現在語音輸入非常方便,我直接用講的,就能變成文字。

我的靈感就是靠每天的大量閱讀,還有聽書(得到APP),甚至是聽youtube的影片,我閱讀並不是一本一本讀,我通常會一口氣讀10幾本吧,我稱這個叫「讓書跟書pk」。

然後再某一個瞬間,我會抓到靈感,例如我剛突然抓到了《少,才是更好》與《亂,才是更好》這兩本書之間的差別,個人/團體,例行性工作/創意工作。

我是何時抓到的?不一定,看情況,然後我就可以趕快找個時間寫下來,是的,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一篇文章。
 

總結一下:

如果您從事創意類的工作,最好要有一點亂,為何? 創意需要混搭,撞出靈感的火花。但如果是例行性的工作,我覺得還是「少,但是更好」,簡單講就是斷捨離

 

arrow
arrow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