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賣桔者言》張五常
《賣桔者言》這本書是1989年初版,目前已經絕版了。
這本書的筆記文我本來並沒有打算要寫,不過當我看到書的最後一篇講到「讀書與思考」,這我很有啟發,我要趕快筆記下來。
先來講一下,我為什麼會特別去看一本28年前的絕版書。
我在得到app的訂閱專欄「薛兆豐北大經濟學課」中有聽到薛老師提到張五常及賣桔者言,我立刻去借了這本書。
薛老師只是提到而已,我為什麼這麼重視?這是我自己的選書小技巧,如何判斷一本書好或不好,值不值得看?
很簡單,如果我喜歡的作者在他的書中有是到另一位作者的書,那麼那本書肯定值得我看,一位作者肯別把人的書寫進去自己的書,可見這本書有多重要。
《賣桔者言》這本書一開始是張五常在香港《信報》的一個專欄,因為讀者迴響很好才集結成書,這本書是張五常最暢銷的書。書中的文章都是先以一個有趣的真實世界現象為起點,然後用經濟學的理論進行分析,文章通俗生動,提出的觀點與看法也很實用。
看了張五常28年前的專欄散文,在對照薛老師的北大經濟學課中上課的方式,其實套路都是一樣的。
先給你講一個實際的案例,在告訴你經濟學的理論以及解決的方法,中間還會穿插很多生動的細節及趣事。這樣的做法讓你好像在聽故事一樣輕鬆,又可以自然而然的吸收到經濟學的理論與知識。
好,接下來我要重點筆記一下張五常在《賣桔者言》中的讀書篇。
張五堂提出四點讀書的方法:
一、以理解代替記憶
二、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
三、問比答重要
四、書分三讀、大意、細節、重點
以上四點,相信你看一眼就懂了,這有什麼好特地筆記的?
在第一點「理解代替記憶」中,張五常提出了一般人常見的三個壞習慣:
壞習慣1:上課時「狂」抄筆記
→筆記不是不能抄,而是為了抄筆記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,是得不償失的。換之言,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,要比記下已明白的更重要。
壞習慣2: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來讀
→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,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。
壞習慣3:主要是指大學生的,就是在選課的時候,只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。
→跟一個高手學習,得其十之一、二,遠勝跟一個無庸的學得十之八、九。
歐飛:
以上3個壞習慣剛剛好都講到我的痛點,我以前上課不是不想聽(打瞌睡),不然就是用功過度(狂抄筆記),為了應付考試,我就是死記硬背,然後呢?然後聯考一考完,通通忘光光。就算我沒忘光光,那些死記硬背的答案,有什麼用?一點屁用也沒有。
後來當我進入社會之後,我才發現理解真的比記憶重要太多了,出了社會又沒有考試,遇到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,你硬背有什麼用?談生意是在背課文嗎?背的又多,生意做越大嗎?
出了社會之後,一切的問題都必需靠你自己的「理解」,然後找出答案,然後真的去做,做中學,邊做邊修正。
在做的過程中,如果剛剛好你有「興趣」那真的太好了,事半功倍。萬一你從事的行業是你完全沒興趣的,那你肯定就苦了。如果再遇到白目同事或豬頭老闆,那你肯定是度日如年了。
再來是「問題比答案」更重要,這一點說的太好了,為何?出了社會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你必需自己找到問題,然後解決問題,請注意一下順序,是先有問題,再解決問題,所以問真的比答更重要。如果一開始問錯了,那就是走偏了,那叫什麼你知道嗎?兩個字形容:瞎忙。
最後一點是書分三讀、大意、細節、重點。
這一點在我的理解是:去蕪存菁。你要懂得分辨好書與爛書,金句與屁話。
那問題來了,我怎麼知道一本書是好書還是爛書啊?
答:經驗。多看,看多了,你自己就會遇到很多高手,當然你也會遇到很多白痴,遇到白痴的時候,趕快把書丟掉,不要浪費時間。
遇到高手的時候,慢慢讀,仔細讀,最好是做一點筆記,就像我現在這樣。
一本書很厚,今天看完,明天忘記,怎麼辦?
你要懂得抓出自己要的重點,然後寫點筆記。
經過這麼多年之後,我終於懂了,讀書,不是要你讀一堆書,那沒用,讀書是讓你比別人「快一點」分辨有用、沒用或垃圾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