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網友在『台灣人如何在「得到」APP付費』中留言:

感謝歐大教學,馬上就來開通試試,中國的優質節目真的很多!!


歐飛:
看到這樣的留言,我想要多說幾句。因為這是付費內容。

先來問一個問題:你覺得自學重不重要?

這個問題看起來像是廢話,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會認為很重要。
畢竟學校教的那些畢業後都沒用,你真的只能靠自學。

再來,如果可以免費上網找資源或圖書館借書自學,那還需不需要付費學習?

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應該會是免費自學即可,不需要多花錢。

理由很簡單:花錢就有用嗎? 

其實「自學」是大家都認同的,有爭議的地方是在於需不需要花錢?

比如得到APP裡面的那些付費課程,例如一年199元的「付費專欄」,有需要花錢訂閱學習嗎?

以下我想從交易成本、免費資源(自學)、碎片化學習(付費)這三點來談。

一、交易成本

我以前不懂「交易成本」,其實我有交易成本的概念,但我不懂這個就叫交易成本。例如:買組裝電腦為了省錢,花了大量的時間上網搜尋相關知識並到實體店面詢價比價,好像有省到錢,卻花了大量的時間。我是在上了得到APP中的「薛兆豐北大經濟學課」之後我才知道,原來這就叫交易成本。沒辦法,書讀太少。

我們往往只注意帳面上花的錢,而沒注意到交易成本這種「隱藏」的成本。


二、免費資源(自學)

網路上的免費資源、免費教程一大堆,甚至圖書館還有很多免費的書可以借閱,如果你喜歡看影片,youtube上也有很多教學、以及各大學的MOCC線上教學課程,這些都是免費的啊。有這麼多免費的教學,又何必花錢買什麼「付費線上課程」呢?

沒錯,免費的都學不完了,又何必付費呢?

但如果您了解交易成本的概念,你就可以了解,自學比較像是亂槍打鳥,而付費學習比較能提供系統化的有效學習。

當然,你會抗議,誰說付費學習就有效?

重點來了,在付費前要先試聽免費課程。例如:得到APP裡的付費課程都有提供免費試聽,請先試聽看看,你在考慮要不要付費學習。

 

三、碎片化學習(付費)

現代人不光是下班的學習時間碎片化,其實就連你的工作時間也是碎片化,例如:你上班時間很難有一段時間專心做一件事而不被甘擾。

也就是說,除非是在學的學生,否則畢業後的自學幾乎都是碎片化的。

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,我平常就有在自學(無論是借書或網路資源),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羅胖的「羅輯思維」,在聽了免費的200多集羅輯思維之後,我又發現了「得到」app,我實際試聽了之後發現,我如果願意花一點點的錢,卻可以幫我省下大量的自學時間,可以幫助我更快速、更有效的學習,那我要不要花錢?

冷靜,說到要花錢請冷靜。到底是要花多少錢?

得到APP裡的訂閱專欄,一年的課程199元人民幣,大約是1千元台幣。

就拿目前的社區大學學分費來說,一學期18堂課約2千元,如果是一般的補習班一小時300元起跳。

但我其實沒有時間去社區大學上課,我也沒有時間上補習班,因為我的時間都是碎片化的,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學習。

而得到app提供的線上課程,就拿劉潤的5分鐘商學院來說好了,一年260堂課,直接交付260個商業實戰知識與技能,別人20年的職場精華,如果你願意其實也不用一年,你花一個禮拜就全部聽完了。

相較於一般上課要自己錄音或做筆記,在得到APP中你只需要聽就可以了(有音頻),你也不用抄筆記(有文稿),聽不懂可以再聽一遍二遍N遍,有問題還可以在課程底下留言詢問。

這樣乾貨滿滿的課程,一年台幣1千元,還可以重覆一直聽到爽為止,我個人是覺得便宜到爆炸。

對了,我真的有上完劉潤的5分鐘商學院的第1季(也就是第1年的課程),我現在打算接著上第2季(10/18開課),這就是得到app賺錢的門道,同一位老師第一季上完,繼續推出第2季。

而且裡面其實有很多很棒的老師,也就是說,你聽上癮了之後可能會一直買下去,例如:我還買了吳軍的「硅谷來信」專欄,我愛死這個專欄了。如果吳軍有推出新一季的專欄,我一定會買。

 

好,綜合以上,我來總結一下

一、自學,大部份的人都是認同的。

二、付費學習的內容好不好,值不值得,關鍵在於:適不適合
同樣的東西,適合你能幫到你,那就是好東西,否則在好的東西送你,你都不想要。判斷的標準就是,你必需先試聽。

三、碎片化學習有用嗎?
我們直接來看一個例子:
A君每天花1~2個小時滑手機,B君每天花1~2個小時有系統的碎片化學習,一年後,就算兩個人薪水、職務都不變,但請注意,當機會來臨的時候,你覺得誰比較有發展潛力?

 

相關內容:【隨筆】我從來不知道「沒有廣告」是這麼的爽!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得到APP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