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買了一台全新的電腦,但希望我幫他COPY舊硬碟裡的檔案到新電腦。
我說:如果舊硬碟正常,那幫COPY沒問題。
我本來以為就一顆HDD,但沒想到客戶寄來五顆HDD。
其實五顆就五顆也沒關係,但讓我傻眼的是居然有IDE介面的硬碟。
我跟客戶說,我應該有17還是18年沒有裝過這種IDE硬碟了。
我印象中好像是從2006,還是2007吧,我也忘了,那時HDD就都改成SATA介面了。
這五顆硬碟中,兩顆IDE硬碟是2001年及2003年的,容量都是40G。
真的非常懷念,我還記得我讀二技的時候,1998年,硬碟5GB(是5GB喔),分割成3槽,安裝WIN98、超牛逼的,哈哈哈~~
這種IDE硬碟還需要調Jumper的,透過調Jumper來判斷誰是主硬碟(開機),誰是副硬碟。
好,總之現在新電腦根本不支援IDE硬碟,根本沒辦法COPY啊~
但我有特地留一台2010年的備用電腦,i3-540+華碩P7H55M主板,這一台有支援IDE介面的硬碟。
實際裝上去,第一顆IDE硬碟可以聽到明顯的咔咔聲,開機進桌面後,根本讀不到這顆硬碟,這一顆故障了。
第二顆IDE硬碟裝上去開機就正常了,還能讀到,我看系統是2003年安裝的XP。
客戶提供了五顆舊硬碟,
三顆SATA:一顆1TB正常(2013)、一顆1TB故障(2014)、一顆500G壞軌(2012)
二顆IDE:一顆40G正常(2003),一顆40G故障(2001)
五顆壞二顆,還有一顆壞軌,也就是說正常只有2顆。
總結一下:
一般家用碟保固3年,堪用大約5~6年。
如果超過10年以上,哪怕是你沒在用,就是拆下來放著,放久了也有可能故障。
本例比較特別的是,居然還有20年前的IDE介面硬碟,容量40G,現在就算硬碟正常,連想要裝都沒辦法裝,新電腦早就不支援了。
本例的情況,留5顆舊硬碟,壞2顆,還有1顆壞軌,也就是說正常只有2顆。
不過壞軌那一顆500G(2012年)我後來還是有把檔案COPY出來了,這算運氣好。
相關文章:【網友詢問】舊燒錄機(IDE介面)和新燒錄機(SATA介面)的電源插頭是不是不同的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