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》
光是書名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》就讓人有一種提壺灌頂的感覺,你接著看副標「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」,是不是很有共鳴?
這本書其實看書名及副標其實就夠了,內容你看不看無所謂,重點都講完了。
我常說,在網路上有兩種話題不能聊,一是政治、二是宗教,為何? 這兩個話題你敢聊,後果是什麼可想而知,後果肯定是一地雞毛,不歡而散,反目成仇,說不定還會直接被網爆。
所以這本書的副標就非常精準的說明了這一點「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」,不談這兩個話題大家都是好朋友,好兄弟,但一談這個,大家可能連兄弟都做不成了。
我一開始以為這是一本很幽默的書,光是書名就這麼的黑色幽默,讓人想要打開看一下,但你實際看了之後會發現,哇靠,這是一本研究報名啦。
作者是一名心理學博士,在紐約大學的史登商學院擔任倫理領導學教授。
請注意這五個字「倫理領導學」,跟這個政治、宗教放在一起,有沒有讓人會心一笑的感覺?
作者說,他的書名本來想叫《道德之心》,藉以表達人類的心智系用於行道德之事,正如其實於語言、性欲、音樂、以及大眾書藉基於最新科學發現而提及之其他種種事物。
本書從第一章「道德從何而來?」開始講起,一路講宗教及政治,我就直說了,本書的內容非常的硬核,不是再跟你插科打諢瞎聊一通,剛說了,這其實是一本關於「道德」的研究報告,以宗教及政治來舉例。
如果你對這個有興趣,那你可以看這本書,但內容其實非常枯燥,這一點我要先講,我猜你應該看不下去。
所以我直接跟你講結論,結論就是這個「好人總是自以為是」
好人總會覺得他們是對的,是為你好的,所以你要聽他的,你如果不聽他的,你就會如何如何~~
後果是什麼? 後果就是有一部份的人聽他的,另一部份的人不聽。
再來,「每個」好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與主張,而好人可能有很多個,這個道理就跟教派或黨派一樣,不可能只有兩教或兩黨,可能有N教或N黨,後果就是大家水火不容,搞的四分五裂。
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好人,都想為別人做點什麼事,然後這個所謂的好人反而把別人的生活給搞壞了,甚至把世界給搞亂了。
為何?因為好人總是自以為是。
好,本文就到這裡給您參考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