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昨天寫了一篇:一位家長的大學申請入學觀察筆記。
我的重點是,現在大學雖然有很多入學管道,最後還是一樣,學校比排名,學生比分數,其實都一樣。
看似選擇很多,但其實沒有選擇,雙方都沒有選擇。
學校看學生的分數,而學生看學校的排名。
A網友留言:
其實成績若沒太糟,可以考慮指考分發填國立後段非熱門科系,學費省校風又自由,讀書風氣再差也有一定水準。
B網友留言:
選系不選校,寧可去前段私校熱門科系。
歐飛回覆:
A網友是建議「選校不選系」,這裡的選校肯定是指國立大學,而且是排名越靠前越好。
B網友的建議是「選系不選校」,理由是對未來就業(賺錢)才有幫助。
我覺得現在的學生都很聰明,他們缺的不是建議,而是他們根本沒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但沒搞清楚也不能怪他們,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國中的時候忙著升高中,等先考上好高中再說。
高中的時候忙著升大學,等先考上好大學再說。
大學的時候忙著ALL PASS,兩條路:趕緊畢業趕緊就業,或者繼續考研。
研究所的時候忙著畢業,兩條路:找個好工作,或者繼續考博。
博士班的時候忙著畢業,想辦法找個好工作,但這時才發現好工作自己根本上不了,就算有博士學位也沒用,怎麼辦?
不要光給建議,道理誰都懂,問題是,學生聽的進去嗎? 願意真的去做嗎?
改變自己是神,改變別人是神精病。
我來講講我自己的個案,因為我的個案很有普遍性,我相信大部份的學生跟我一樣。
簡單講就是,外在假裝很努力讀書,內在又極度自卑,幹啥啥不行,耍廢第一名。
想升學,想讀國立,都是想出來的,很想很想,但真的要我去用功讀書,我就提不起勁,讀了半天也沒有效果.....這就叫假裝很努力讀書。
怎麼辦? 我去補習,我就想辦法考。
我讀高職,我從高二開始補習,補了兩年,結果四技二專落榜,他馬的,我沒開玩笑,我一間學校都沒考上,是一間都沒有! 想當年就是這麼難考。
OK,我去報名重考班,白天上班,晚上補習。
對了,我講個題外話,我從國一開始就寒暑假都需要到工地打工,做工,因為我家是開工程行的,所以我從小非常害怕別人說:你要是不好好讀書,你將來就是要出來做工,在太陽工底下工作。
因為在我家,我從國一就開始在工地做工了,我明明不會讀書,但我害怕做工,所以我非常想升學。
好,再講回來,我重考考上一間國立的夜二專,為什麼讀夜二專?
因為我有國立情結,我自卑,我啥也不會,所以我想讀國立,證明我比別人強,至少比讀私立的強。
國立日二專我考不上,但私立夜二專我能上國立,所以我就讀夜二專。
在讀夜二專期間,我依然上班,在工地,我真的好怕,我非常不喜歡工地,為何? 一方面我不適合工地,二方面也是自卑,總覺得在工地就是低別人一等。
夜二專要讀三年,第三年的時候,我白天在補習班(我那一班其實就是四技二專的重考班),晚上在夜二專上課。
對了,我夜二專是讀資訊管理,我的第一志願科系,我讀的也是台中最好的商專,那我應該要好好讀書才對啊?
不,我沒有,我很混,我只想著趕快畢業,然後考上二技,繼續升學。
為何? 因為我二專讀了三年,因為很混,我其實啥也不會,我想靠升學證明比別人強。
好,這一次我應屆就考上日二技了,一間私立的二技,說真的,我當年能考上二技已經是非常猛了,1998年能考上日二技的應該都懂。
然後呢? 然後我在日二技水土不服,我讀的很辛苦,非常不順,所以我躲進遊戲裡,我整整打了二年的線上遊戲,我沒在開玩笑,我是真的整整打了二年線上遊戲。
我後來是怎麼畢業的? 我也搞不清楚,反正我就是想辦法混畢業,可能學校也不想看到我吧,放我走!!
畢業先去當兵二年,然後就業,我就業後才發現,學校教的跟就業是完全脫節的,我在就業市場等於是一張白紙,我只是有學歷,但沒有任何實際的工作經歷或有用的技能。
但我的學歷又不怎麼樣,只是一間私立的科大。
對了,我當年讀的國立二專在台中非常吃香,因為是全中部最好的商專,所以找工作非常容易,到處都是學長姊。
但我這個南部的私立科大要找工作就非常尷尬了,再加上我其實啥也不會,我總不能說我就會打電動吧!
對了,說到打電動,請參考這一篇:來聊聊我當年沉迷於線上遊戲的往事
好,我後來到了一家電腦補習班上班,但不到二年,我就自行創業開店了,也就是我現在這家店,2004年開業,然後開店連賠12年。
一路賠到2016年才開始賺錢,我是怎麼賺錢的?
因為我在2015年6月開始寫這個歐飛先生部落格,半年後我的店就開始賺錢了,這個故事請參考:痞客邦 3C 部落客「歐飛先生」專訪:在網路自媒體時代,寫作是最容易上手的賺錢技能
一轉眼10年過去了,這個歐飛先生部落格我整整寫部落格10年了!
直到最近我的小兒子要考大學,我自己回想一下,如果我是他,那我要讀什麼? 我會怎麼做?
我不會讀書,我是真的不會讀書,而且我也要明講,我看到書,特別是教科書,我是整個人都不舒服的,我覺得學這個有什麼用? 我覺得背這個要幹嘛?
但為了要升學,考大學,我還是多少要讀一下,但我的成績應該就是中等,也就是跟我的小兒子一樣,就是成績中等。
那我要讀哪一間大學?
國立是沒希望了,私立是一定能上,廢話,現在是超過100%的大學升學率啊~~
我想讀什麼科系? 讓我任選,我想讀什麼科系?
坦白說,我什麼系都不喜歡,我都不想讀,真的,我沒開玩笑。
舉例,你送我一個法律系讀,我讀的下去嗎? 要命啊~~~我可能畢不了業。
英文很重要,你送我一個外文系讀,我讀的下去嗎? 我光想就想吐!
工學院就不用講了,我數學很爛。
看來看去,我只能讀商學院,但會計、財金這些我也沒辦法,我數學很爛,我也不喜歡數字。
那資管系呢? 我本來就是讀資管系的。
不,我其實不喜歡資管,我是讀了資管系加上工作了20幾年了我才明白,我喜歡的不是電腦,我只是喜歡電腦比一般人好的成就感。
因為我當年在高職的時候,我是學校的打字選手,我打字超快,這是另一個故事,有興趣的請參考:我的中打之路:其實我只是會打字而已,但在其他人的眼中,我是不折不扣的「電腦高手」
在高職的時候,我在別人眼中就是電腦高手,再加上我會計超爛,所以我升學的時候只想讀資訊管理,我以為我喜歡電腦,不,我不是喜歡電腦,我只是喜歡別人覺得我電腦很厲害的感覺,在電腦這個領域,我有成就感。
但等我真的讀資管後,我其實根本沒在讀,我很混啊,我其實讀不下去。
資管最重要的那些必修科目,我是一個都沒興趣,例如微積分、統計學、程式設計、資料結構、系統分析,我通通沒興趣,我當年是整天打電動的!
對了,我其實也不是喜歡打電動,我只是在逃避,因為我讀不下去,課也上不下去,我只好躲進遊戲裡。
好,那我能讀什麼,我看來看去,我讀企管系吧,倒不是因為我喜歡企管,而是我為了要大學畢業,我一定要選一個系讀。
我讀企管我是有優勢的,因為我電腦比我企管的同學要好。
但我肯定不會讀日校,因為我日校國立考不上,那我要讀夜校,現在叫「進修部」,我就去讀國立大學的進修部(夜校)。
國立日校我考不上,沒關係,我讀進修部,反正出來都是國立大學。
然後我也不是真的要讀,我要去上班,做什麼?
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,但我知道我會寫部落格,我就經營自媒體,有好的工作我就去上班,沒有我就繼續寫部落格。
然後四年後大學畢業,ok,國立大學文憑拿到了。
不用讀研了,但如果要讀也行,國立大學也有進修部的研究所,繼續讀,繼續混一個研究所文憑。
這就是大部份人的想法,升學根本不是想讀書,只是想要文憑,而且最好是國立大學文憑。
靠這個文憑證明自己比私立大學強,但說穿了只是我的自卑心理罷了。
所以我很需要靠國立大學文憑來幫我壯膽。
好歹我也是國立大學畢業的耶~~
這就是自卑,啥也不會,啥也不行,所以想靠升學拿國立大學的學歷來給自己壯膽。
我覺得現在大部份的學生,根本不是真想讀書,只是想要混一個文憑,最好是國立大學的文憑,因為這樣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,感覺自己似乎高人一等。
好,我已經快50歲了,我直到現在才知道,原來自己根本不是想讀書,我只是想要學歷,我啥也不會,所以我需要國立大學的文憑幫自己壯膽。
我其實很自卑,真的,我如果不自卑,我根本不會想要一直升學,我又不喜歡讀書,我拚了命想升學我是想幹嘛?
再講回我的小孩,或大部份的學生也是,他們真想讀書嗎? (哈哈哈)
他們只是想要漂亮的國立大學文憑。
他們真的有自己很喜歡很適合的科系嗎?
不,他們只想的將來就業好找工作,收入高。
但再講回來,我當年資管的時候,知道有互聯網這種東西嗎? 那時是1995年,互聯網還不流行。
我在2000年畢業的時候,我知道有部落格或自媒體這種東西嗎? 那時也沒有,真的沒有。
我當年(2004)創業的時候,我知道我根本不喜歡電腦嗎? 我以為我喜歡,因為我只會這個。
連我都不知道了,我如何要求我的小孩現在剛滿18歲就要能知道讀什麼學校比較好,讀什麼科系比較好?
他們不知道很正常。
所以我剛剛看到有人再說什麼選校不選系,或選系不選校時,我覺得都是瞎建議。
總結一下:
不要光給建議,道理誰都懂,問題是,學生聽的進去嗎? 願意真的去做嗎?
改變自己是神,改變別人是神精病。
又有幾個學生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你是真想讀書,還是只是想要一個文憑?
或你其實只是想要讀個大學,玩個四年,開開心心? (我覺得是這一個)
因為我們都一樣,我們只是普通人,普通人想什麼,幹什麼,選擇什麼,其實都一樣。
最好能白送我一個台大讀,科系我任選,但我其實不想讀,我只是想要台大這個文憑,說出來有面子,開心,說不定把妹很有用。(哈哈哈~~)
等等,我離題了,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次,我會選個國立大學的進修部,因為我真的不是讀書的料,我也不是真的想讀書,我只是想要一個國立文憑,那我真的不需要去讀日校。
我讀國立的進修部(夜校)即可,省點學費,白天還能去賺點錢,增加一點工作經驗。
但我知道大部份的高中生對會這樣想,還是會想讀日校,哪怕是私立日校。
為何?
這也是自卑,想說同學都讀日校,自己讀夜校? 感覺就低人一等。
說來說去就是這麼一回事,你以為學生是想讀大學來讀書的,不,大部份就是只是一是想拿一個大學文憑,然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。
最後我想說的是,是金子,到哪裡都會發光。
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其實根本不會有人管我讀哪裡,真的,沒人管我。
別人是看我的能力,而不是看我的學歷。
我都快50歲了,我才終於擺脫了我的自卑心理與學歷焦慮!
而對於一般的18歲高中生,他們有學歷焦慮,我覺得很正常,想讀國立也很正常,但希望他們能早點知道。
出了社會看的是能力,真的不是看學歷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