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似選擇很多,但其實沒有選擇,雙方都沒有選擇.jpg

我的小兒子今年考大學,我們家長是完全尊重,他想讀什麼就讀什麼,他自己決定。

但因為我最近陪他去參加二階段面試,本來我是不用去的,但後來我還是去了,因為南北跑有點遠,我被派去當司機,然後我就有一些心得想要分享一下。

以前我那個年代,升學就是聯考,一試定終身,考出來幾分就是幾分,然後填志願,然後就是開獎,填到哪裡就是讀哪裡,簡單,快速,沒有什麼好考慮的。

而現在,看似入學管道很多,繁星推薦、特殊選才、申請入學、分發入學,還有獨立招生,看似選擇很多,但其實沒有選擇,雙方都沒有選擇。

我的小孩成績中等,分數考出來也是中等,他不希望再考第2次了,所以就是決定要申請入學即可。

申請入學可以填六個志願,老師都會建議,填2個夢幻的學校,說不定運氣好就上了。

填2個跟自己分數差不多的,自己又想上的學校,最後還要填2個保底的,也就是一定會上的,但並不是自己的最佳選擇。

我的小孩(小兒子)填了6間,最後只有4間私立大學通過第一階段,然後接下來就是第2階段的書審及面試。

這四間大學俱體的校名我就不多了,簡單講就是這4間私立大學分成前中後三檔:前2間,中1間,後1間。

我從校名就可以知道前中後,而我實際去看了學校之後也發現,真的就是前中後,非常明顯,無論是學校的素質,學校的設備,整體的感覺真的就是前中後。

我的意思是,哪怕我沒去學校,我也不看大學的官網,我光憑印象這四間私立大學就是有很明顯的前中後,小孩當然是想去前段的那2間私立大學。 

然後我看了大學的官網介紹,沒錯,光看官網的水準也很明顯前、中、後。

再來我實際去了學校,因為我陪小孩去面試,他去面試,我在校園亂逛,光是看學校的環境、設備、學生,我就可以明顯感覺的出來學校的好壞。

小孩的面試結果,也很明顯,靠前的2間學校,沒把握,也不知道能不能上。

中間的學校,感覺應該會上,但並不是小孩的最佳選擇。

而後段的學校,系主任直接當面問,你要不要來? 簡單講就是你只要想來,一定錄取你,而事實上我的小孩當初填這一間就是擺明了保底,一定會上的學校。

果然,這間學校就非常喜歡我的小孩,一直希望他能去,但我的小孩當然不會當面說,他還要等其他的學校放榜。

這就是我想說的,分數考出來,其實有沒有面試,差別不大,還是比分數。

雖然每間私立大學都拚了命推薦自己的學校,是的,私立大學才要這樣拚了命推銷,國立大學就很輕鬆,不用推銷,學生也會來。

但私立就不是了,私立大學都拚了命推薦自己的學校,然後呢? 然後學生其實也是看有沒有更好的學校願意錄取自己。 

看似選擇很多,但其實沒有選擇,雙方都沒有選擇。

學生想要去的學校,並一定會錄取他,就算最後錄取,很有可能就是備取上。

而學校想要的學生,學生也不一定會來,就會最後會來,那就是更別的學校沒上,所以只能來這裡。

 

我其實很想跟小孩說,誰叫你當初不努力一點,考好一點,分數考出來就不怎麼樣,也難怪學校挑你。

再來,私立大學的老師現在真的很硬,不光是教學,還要煩惱招生的事情,好的學生都去國立大學了。

私立大學就是撿國立大學不要的,說穿了很傷人,但事實上就是如此。

私立大學想挑好的學生,但學生如果有國立大學可挑,人家跟本不會來,就算私立大學直接正取,照樣不來。

學生想要挑好的大學,但分數不到,好一點私立大學也不要,我的小孩就是卡在這個階段。

連好一點的私立大學都沒有把握上,他很糟心,但我很糟心,但我不敢講。

我只能說,反正你一定有一個保底的,接下來就是看運氣了,是的,就是看運氣~~

搞來搞去,弄了這麼多大學的入學管道,最後還是一樣,學校比排名,學生比分數,其實都一樣。

看似選擇很多,但其實沒有選擇,雙方都沒有選擇。

學校看學生的分數,而學生看學校的排名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:【一個爸爸的升學反思筆記】國立情結、自卑心理與學歷焦慮:選校還是選系?真正的問題是~你真的想讀書嗎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◎ 站長介紹:歐飛先生 
◎ 發問技巧:常見問題
◎ 電腦組裝:找歐飛/組電腦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學申請 升學制度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歐飛 的頭像
    歐飛

    歐飛先生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