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確.jpg真確》 漢斯.羅斯林

這本書不是我的買的,這是我太太買的,拿給我看,當我打開書看了前言,咦,這本書我肯定看過,我去得到APP查了一下,是的,我果然有看過,這一本簡體字版叫《事實:避免情緒化的決策》,書名不一樣,但作者跟內容都是一樣的。

我印象中這位作者有在TED演講,我剛去查了一下,OK,找到了這裡→如何更瞭解我們的世界

我每天在得到APP花了大量的時間,有沒有效?其實是有效的,你看看,雖然我在得到看到的書名不一樣,但我對書中的內容有印象。

例如作者偶爾會在演講最後表演吞劍,我節錄如下:

我在談全球發展的演講上,有時會表演這項古老的印度特技,站到桌上,扯掉體面的襯衫,露出裡面的黑色背心,背心上畫有金色閃電,接著我叫大家安靜,現場響起咚咚鼓聲,我緩緩刺刀塞進喉嚨,隨即敞開雙臂,接受全場的熱烈歡呼。

作者就是這麼一個有趣的人,他是醫師、學者、知名教育家,然後他表演吞劍。

作者最擅長問你幾個問題,看似不難猜,但你的答案其實是錯誤的,這叫直覺偏誤。

我舉二個書中的例子:

一、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?
(A) 50歲
(B) 60歲
(C) 70歲

二、全球多少人口享有電力?
(A) 20%
(B) 50%
(C) 80%


-----------我是讓你猜一猜的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

 

第一題答案是(C)70歲,但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只有50或60歲。

第二題簽案是(C)80%,但很有人可能能會以為只有50%

 

這本書很精采,為何? →無數反轉的故事。

裡面的例子都是真實的,我舉個反轉的實例。

作者在授課的時候說:大藥廠絕少研究瘧疾,更完全沒研究非洲昏睡病或其他只危害赤貧民眾的疾病。

前排有學生說:真該揍他們一拳。

學生為何會這樣說,簡單講就是大藥廠只關心自己的利益,而不關心赤貧民眾的需要。

但作者回答說,藥廠要研究什麼藥,並不是你以為的老闆說了算,因為現在的藥廠都是上市公司。

你以為那應該是董事會說了算?也不是,其實是股東說了算。而股東是誰?以藥廠來說,大股東通常是退休基金。而退休基金是誰的錢?其實就是一般退休老人的錢。

因此你不要怪藥廠不關心貧困或少數的疾病,很多時候你一步一步追下去,真相往往不是你以為的那樣。

這本書最大的用意就是,無論你學歷有多高,你的知識有多廣,你以為的常識認知都很有可能都是錯誤的。

要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認知誤判呢?

要看事實,而不是自己的想當然爾。很多人會因為政治因素,因為個人主觀偏好,選擇性的視而不見。(你懂的,我就不舉例了)

很多以為你的常識,其實都是錯的,而你確深信不疑。

這本書為何叫《真確》,意思就在這裡,你以為正確答案其實是錯的,而本書會帶領你建立新的思維習慣,讓你懷抱更少擔憂,因為事情其實比你想像中的更好 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觀念 社會議題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歐飛 的頭像
    歐飛

    歐飛先生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