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思達增能: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.jpg學思達增能》張輝誠

我問你,現在所謂的網紅,例如:Youtuber或部落客,他們都在幹什麼?

我告訴你,他們整天就是在幹三件事:自學、思考、表達

我再問你,為何有些人會一下子就變成網紅,而有些人則一輩子都是網友?

我告訴你,網紅就是想通了「學思達」;而網友只是想到「小確幸」,天天上網、滑手機,喝咖啡聊是非Very Small Happy 。

我在寫部落格之前,我沒想過學思達,學思達甘我屁事,我只是想混口飯吃,而當我開始寫部落格之後,我才突然發現我每天幹的那些事,就是張輝誠整天在講的學思達。

舉個例子:每一位youtuber是天生就會拍影片剪影片的嗎?才怪,那誰教他們的?沒人教,他們自學的。影片的內容要拍什麼? 自己想,自己思考,自己琢磨,想好了之後,就是表達,youtuber就是開口講,而部落客就是動筆寫。

張輝誠不是我的老師,我也沒上過他的課,我只是看過他在Youtube上的演講,但他的學思達「點化」了我。

師傅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,引進門點你一下,聽懂了的人立刻就懂,立刻行動,自學、思考,表達,OK!師傅我懂了,我下山打妖怪去了,然後我就變成網紅了。

在張輝誠的書中,學思達是一種教學方法,適用於目前的教育環境。傳統的學習太苦了,而且又太低效了,怎麼辦?來吧,學思達拿去用,免費的,送你啦~

但在我的認知中,學思達其實不光是適用於學生,更是適用於一般人,學生被「考試」給束縛了,想要高效學習可以透過學思達。而一般人,例如我這一種,我學思達是為了生存,這不是開玩笑的,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天天學思達,就為了混一口飯吃。

你別笑我苦,我告訴你,有飯吃,不苦,混了半天還是22K吃不飽餓不死那種才苦,而且困,困住的困。

怎麼辦? 不要怕,就跟講了:學、思、達。你是怎樣!

怎麼開始?你喜歡什麼書,就去看什麼書,看到不喜歡的書就立刻換一本,直到找到自己要看而且愛看的書。為何要看書?廢話,別人一輩子的心血寫成一本書,你隨隨便便就得到了,只有賺很大,保證不吃虧。

如果不知道該從哪一本書開始,OK,明牌來了,張輝誠的學思達可以參考一下,大師傅在這裡,畢生絕學傳授給你,讓你現學現賣,不再感到前途茫茫一片22K。

真的嗎? 嘿嘿嘿,就算沒幫到你,你也頂多賠了一本書的錢,但說不定這就是改變你一生的起點,點燃你心中那把熊熊烈火的小火柴。

 

undefined學思達增能: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.jpg
後記:

關於學思達張輝誠出了二本書,第一本《學‧思‧達:張輝誠的翻轉實踐》,本文講的是第二本《學思達增能: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》,坦白說,雖然副標叫心法,但我覺得書中的內容比較像是學思達實戰。

第一本跟第二本有什麼區別?簡單講第一本是基礎,主要跟您說明與推薦學思達,第二本是進階,也就是實戰,什麼樣的實戰?就是老師們如果要採用學思達教學法,你可以怎麼做,例如:怎麼製作講義,怎麼設計問題,怎麼引導學生,怎麼跟學生對話,還有怎麼經營班級,書中主要就是講這五大主題。

其實你第一本讀懂了,有沒有第二本也沒差,但如果你是老師,你想要採用學思達教學法,那麼這一本《學思達增能》就非常有用了,可以讓老師們省時省力,張輝誠把他之前踢過的鐵板,踩過的地雷,通通先跟你過一遍,總之就是教你怎麼實戰就對了。

這時難免有人會問了,那麼這本書應該是寫給學校老師看的吧?坦白說,是的,就書的內容來說,這本書就像是學思達-教師專用版。

那我為何要看? 

有句話是這樣的「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,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。

學思達很美,它是一切知識的底層心法,也可以說是最基礎的通識課程。任何人在學校無論是讀什麼科或將來要從事什麼行業,學思達這一套心法你只要學會了,一通百通。

舉個例子,以「吃雞」為例,不是真的吃炸雞啊,是遊戲的吃雞,在遊戲時可以立即獲得反饋,玩家可以立刻感覺到自己的進步。(你贏了你就可以吃雞,輸的人吃大便)

而讀書呢?讀書不行,讀書往往讀了半天也讀不出個什麼鳥,考試更不用說了,就算有讀書,今天考,明天忘,簡直是地獄。

但如果您懂了學思達,以「表達」來說,最簡單講就上台報告,您可以立即獲得老師的反饋,只要你多上台幾次,你一定可以感覺到自己慢慢在進步。

口語表達不是演講,文字表達不是作文。而在過去學校的教育下,口語表達就是演講,文字表達就是作文,然後搞的學生光想到就想吐。

但透過學思達,你可以自學,接著思考,然後表達。表達的好不好,不要緊,你表達了,就會有反饋,再思考,再表達,又會有新的反饋,這個過程就跟玩遊戲一樣,你可以感覺到自己慢慢地在進步。

這就是學思達,你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進步,而且你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,為什麼?因為學思達比的不是分數,而是你的成長。你可以感覺到你自己的成長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