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,是我故意的小,是我故意的》鮑‧柏林罕

我爸42歲開第一家公司三年後賠了1千萬,以下是他自己的看法: 
(1) 管理出了問題 (他是做現場的,他不會管理)
(2) 一開始做太大 (其實還是管理問題)

我爸45歲時開了第二家公司,這一次他記取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
(1) 要獨資,不要跟人合夥
(2) 生意不用做大,重點是要有賺錢

因為有了第一次失敗公司倒閉的經驗,我爸第2間公司真的比較上軌道了,但還是發生了一個問題,他接不到案子,為何?理由之一,他從來不應酬,而且他對不應酬感到自豪。

哪有人做工程不應酬的,這要怎麼接案子? 

1999年發生了一件事救了我爸,那一年921大地震,全台急需重建,我爸終於又接到案子了,真的就像他很自豪的那樣:我不應酬也能接到案子。

我30歲的時候開了第一家公司,說是獨資,其實就是我爸投資,為何要投資我開公司?我爸總結他過去失敗的經驗,他是這樣跟我說的:

(1) 當老闆才能學會當老闆
沒有一個老闆是先學會當老闆之後才當開始老闆的,簡單講:如果你打算創業,創業要趁早。

(2) 公司不用大,有賺錢就好
公司很大但賠錢vs公司很小但賺錢,哪一個比較好?(廢話)

另外要特別補充一點:不能應酬
我爸這輩子深深的痛恨應酬,他千交待萬交待,絕對不能應酬。

我開公司十年後,我也很自豪地講:我從來不應酬。我跟我爸都很開心,耶,我們兩個都不應酬耶。

薇薇大人有一次真的聽不下去了,她私下冷冷地對我說:你公司那麼小,根本沒有利潤,你當然不用應酬。

唉,當場我覺得我跟我爸好像兩個笨蛋。

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很奇怪的堅持,不應酬是我爸的堅持,他曾經對我說:「你公司不賺錢,我不怪你,但你如果去應酬,我不贊成。」

除了不應酬之外,我爸還有一些他自己很老派的觀念,他硬要我接受,硬要下指導棋,然後呢?然後這些都變成我的包袱。

簡單講就是:如果公司有賺錢,那是他指導有方;如果公司沒賺錢,那是我自己無能。

我是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,然後就開公司當老闆了,一路走來的辛苦與辛酸跟誰說?就算我想說,鬼才要聽咧。根本沒人要聽我說,我只能寫在這裡,跟一些我根本不認識的網友分享。

不過有件事我爸真的說對了,當老闆這件事,真的是要當了老闆之後才開始學著當老闆的。

我再怎麼笨,多吃幾次虧,我就學起來了,通通都是實戰。

例如本文要講的這一本《小,是我故意的》,這本書簡單講是:
有些公司刻意的選擇完全不成長,甚至刻意讓生意不要做太大。這些公司的共同特徵是:他們努力讓自己成為同行裡最好、最頂尖的,而且都有著神秘的「魔咒」。因為,在他們心中,還有別的目標,比「規模大、成長快」要來得重要。這個目標,常被許多主流大企業與新創公司忽略,但卻是他們成功獲利的關鍵。

這本《小,是我故意的》我雖然看了2次,但我現在對於書中的內容幾乎都忘光光了,但我記得這一本書要講的重點:公司不用大,有賺錢就好。而這一點就是我爸當年教我的。我爸為什麼知道?因為他曾經慘賠過。

而我自己對《小,是我故意的》這件事,我的理解是:因為小,所以更靈活,而且更自由。

在網路時代,小,代表的更靈活。

對我而言,有沒有成交不是重點,有沒有利潤才是重點。

常常有人來詢價,發現我居然連談一下都沒有,就直接明講不適合(根本沒報價),覺得奇怪,怎麼會有人這樣做生意的?

我這麼說好了:我以前開店等過路客,等了老半天,沒有過路客。

而透過網路,我只要在汪洋的網海中取一瓢飲即可,因為我只有一個人,我不需要滿足所有來詢價的客戶,我只需要少數認同我而且願意跟我買電腦的客戶即可。

道理說白了就是這麼簡單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歐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